12月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深度關注丨來之不易的豐收》的文章,通過采訪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張紅宇,獲取我國如何在重重關口之下糧食再獲豐收的“密碼”。
在關于“端牢中國飯碗,還應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的問題中,張紅宇會長提出加強耕地保護、發揮科技作用、樹立大食物觀、做好糧食從業者的文章、推進全鏈條節約減損等五方面工作,指出要從生產前的土地整理、播前的氣候和季節把握、生產過程中的旱澇蟲病防治、糧食收獲后的加工運輸儲備等環節挖掘節約減損潛力。
當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各領域發展的大趨勢,現代農業也在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農業科技的潛力持續迸發,以物聯網、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搭建起來的農業管理平臺成為綜合依托,集合農業數據采集、農業智能控制、農產品溯源管理等功能,打造農業云端管理解決方案,助力糧食和農產品節約減損、增產豐收。
廣州賽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賽農耘智慧農業管理平臺,包括農場耘、設備耘、溯源耘 三大智慧云管理主要功能版塊,為規模化種植養殖企業、中大型農場、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以數據監測分析、智能控制、溯源管理為核心的全流程解決方案,提高規模化農業生產的經營效率,實現遠程監測分析生產數據和數字化種植管理。
01
農場耘管理
包括了基地管理、基礎管理和農事活動三大農業管理板塊。通過賽農耘的農場耘體系,可以遠程進行地圖管理、地塊管理、工人管理、農事計劃、任務管理等智慧管理工作,還可通過數字地圖查看管理各地塊數據和設備情況。
具有全局可視化、一地一碼、實時管理、多人員協同、精準計劃等產品優勢,真正實現足不出戶便可掌握農場最新動態。
基地管理
借助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數字地圖全局可視化,通過一地一碼和基地信息設置,作為信息門戶管理基地對外形象展示。
基礎數據
對基地內工人信息及對應操作權限、種質產品及對應溯源信息進行數據化管理。
農事活動
根據基地作物生長情況和季節氣候變化,進行農事任務管理和種植日志記錄,實現栽植管養的統籌管理。
農資管理
對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庫存和出入庫行為進行標準化管理,實時掌握農資變動。
02
設備耘管理
可實現精準定時、定位、定量控制,通過網關、水肥機、氣象站、蟲情監測站、視頻監控等終端設備實現智能控制,打造多設備管理“遠程·實時·精準”的農業生產管理系統,全方位助力農業生產智慧化。
設備監控管理
可對15+終端設備進行狀態和信息設置,實現遠程管理設備運行狀態和獲取基地四情監測等數據。
智能策略管理
基于不同控制類型進行設置以及創建控制流程,對大棚內外遮陽、水肥一體化灌溉、自動灌溉等農事任務進行智能策略控制。
03
溯源耘管理
溯源耘管理體系建立了一物一碼的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記錄農產品從定植到采摘的全程追溯,幫助農業生產和流通企業實現產品防偽鑒真,通過精準獲取客戶分布數據,助力農產品精準營銷。
溯源管理
通過平臺搭建一物一碼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記錄產品從定植到采摘的全程追溯,由此獲取客戶分布數據,助力精準營銷。
04
企業管理
通過企業化、一鍵式的后臺管理,清晰掌握各基地生產種植情況和人員、設備等成本問題,實現經營管理心中有數。
系統管理
通過系統清晰管理組織架構和角色權限,建立集成圖片、視頻、農場VR等的數字媒體中心,結合企業信息立體展示企業文化形象。
配置管理
對企業所屬的基地、角色、作物、農事等進行統一維護管理和數據對接推送的開發配置。
05
增值服務
標準大屏可視化
通過對作物和場景的實時數據更新,提供多維度、多層次的農業數據可視化展示。
全景VR
采用VR虛擬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特色化展示基地場景。
3D可視化
構建智慧農業、建筑、環境、設備的逐級可視,統一整合視頻監控、設備監測等各種信息實時更新。
無人機植保
定制化解決方案,提供專業化、一站式的無人機植保技術支撐。
衛星遙感
運用衛星遙感技術手段幫助基地動態跟蹤作物生長情況、病蟲害識別、產量估算和資產監測。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全國秋糧增產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賽通科技通過賽農耘智慧農業管理平臺鏈接數據采集設備和智能控制設備,可視化農業基地管理和溯源管理,以農業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開展賽農耘定制化服務,實現農業精準策略生產和農產品增產豐收,以數字化示范引領農業綠色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