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領域,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正逐漸成為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技術。廣州賽通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該領域的專業廠家,致力于為廣大農戶和農業企業提供優質的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解決方案。
一、什么是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
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先進農業技術。它借助壓力系統(或地形自然落差),依據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規律,把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配制成肥液,與灌溉水一同通過可控管道系統,精準地輸送到作物根部。這種技術能讓作物在整個生長周期內,都能定時、定量地獲取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就如同為作物打造了一個專屬的 “營養餐廳”,讓它們 “吃得飽、喝得好”。
二、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的優勢
傳統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資源浪費的問題,而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使水的利用率提高 30% - 40%。同時,肥料利用率也能提升 20% - 30%,避免了肥料的揮發和流失,減少了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例如,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碾格圖村,使用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后,水和肥料的利用率顯著提升,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以往的溝灌、施肥方式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而采用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農民只需簡單操作閥門和控制器,就能完成灌溉和施肥作業。一個人過去一天最多澆 20 畝地,如今借助該技術可輕松管理 2000 畝農田,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在巴彥淖爾市泰豐農民專業合作社,自從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設備,人工費用大幅降低,一年僅澆水人工費用就節省好幾萬元。
通過精準的水肥供應,作物能夠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中茁壯成長,從而實現增產提質。以玉米為例,傳統種植方式下每畝產量最多 1600 斤,采用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技術后,每畝可增產 400 斤左右。而且,作物的品質也得到提升,果實更加飽滿、口感更好,能為農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大棚內許多病害屬于土傳病害,會隨流水傳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采用的滴灌方式,能有效控制土傳病害的發生。同時,滴灌還能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滋生的環境,為作物健康生長保駕護航。
三、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的應用場景
在溫室大棚中,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技術能夠精準調控作物生長環境,滿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肥的需求,助力設施農業實現高產高效。例如,在種植黃瓜、西紅柿等蔬菜時,通過該技術可使蔬菜產量大幅提高,品質更優,上市時間更早,為農戶帶來更高收益。
對于果園來說,該技術可根據果樹的種類、樹齡、生長狀況等,提供個性化的水肥方案。無論是蘋果、梨等落葉果樹,還是柑橘、香蕉等常綠果樹,都能從中受益。精準的水肥供應能促進果樹生長,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增強果樹的抗病蟲害能力。
在棉花、玉米、小麥等大田經濟作物種植中,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技術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能實現大面積農田的高效灌溉和施肥,提高勞動生產率,保障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穩定生產。像在中化農業 MAP 內蒙古大區的玉米示范農場,通過應用該技術,實現了產量、資源和經濟效益的協同提升。
四、如何構建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系統
根據地形、田塊大小、土壤質地、作物種植模式以及水源特點等因素,精心設計管道系統的埋設深度、長度和灌區面積等。灌水方式可選擇管道灌溉、噴灌、微噴灌、泵加壓滴灌、重力滴灌、滲灌、小管出流等,但要避免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氮素損失和水分浪費。
在田間合理規劃定量施肥設施,包括確定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鋪設施肥管道,安裝分配器閥門、水泵和肥泵等,確保肥料能夠精準、均勻地輸送到作物根部。
可選用液態或固態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銨、硝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硝酸鈣、硫酸鎂等。固態肥料以粉狀或小塊狀為宜,要求水溶性強、雜質少,一般不建議使用顆粒狀復合肥。若使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須經過嚴格過濾,防止堵塞管道。
肥料溶解與混勻:液態肥料無需攪動或混合,固態肥料則需與水混合攪拌成液肥,并進行必要的分離處理,防止出現沉淀等問題。
施肥量控制:嚴格掌握施肥劑量,注入肥液的適宜濃度約為灌溉流量的 0.1%。例如,灌溉流量為 50m3/ 畝時,注入肥液大約為 50 升 / 畝,過量施肥可能導致作物死亡和環境污染。
灌溉施肥程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用不含肥的水濕潤土壤;第二階段施用肥料溶液進行灌溉;第三階段再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統,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和肥液的充分利用。
五、廣州賽通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標準農田水肥一體化解決方案